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动态 - 联盟资讯

武汉大学健康产业联盟走访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小米-莫纳生物

发布时间:2018-10-31

发布人:武大健康产业联盟

  2018年10月20日,武汉大学健康产业联盟圆满完成第四次走访活动。在杨正茂秘书长的领下,联盟会员共赴上海、苏州两地,走进校友团队创建的莫纳生物,进行了深入的产业切磋,同时激发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1.jpg


  莫纳生物由武汉大学EMBA校友燕东平,武汉大学生科院校友许恒皓博士、高嵩博士、张坤晓博士、卢辰博士等专业团队创立于2017年4月,致力于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科研产品、生物技术企业研发工具及高标准生产原料的全产业链提供者,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在上海设有营销中心,将苏州作为研发总部及仪器生产基地,在连云港设有试剂研发生产工厂,武汉定位于诊断试剂原料酶的生产以及技术服务中心,布局全套解决方案。


 


  一、上海座谈会精彩分享

  10月20日上午,燕东平董事长在莫纳生物上海普天科技产业基地向联盟会员们详细介绍了生命科学工具与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莫纳生物的市场定位及核心优势。生命科学工具包括仪器、试剂和耗材,具有资源依赖性、技术通用性以及产品多样性等特点,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但细分领域如内切酶等关键原料长期呈现Fermentas(Thermo Fisher)、美国NEB、日本Takara等进口垄断格局。


2.jpg


  燕东平董事长将生命科学工具比喻为“挖金矿的铲子”,是产业链上游相对基础但非常重要的领域。莫纳生物在产能及质量的传统竞争之上,更加注重“User Friendly”和“Ready to Use”,针对学术科研、企业研发及体外诊断等实验过程中的痛点,进行体验式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主推内切酶、逆转录酶、二代测序(NGS)提取及建库试剂、RTU(常用Buffer速溶颗粒)、“东胜龙”PCR仪等,同时覆盖核酸、蛋白提取及检测的其他系列产品及科研服务,累计申报了45项专利。


3.jpg


  联盟会员们一同回忆起曾在实验室做分子克隆、蛋白免疫印迹、离心和定量PCR等深刻经历,当年耗时耗力,结果还很难重复一致,如今能通过新型产品实现更多需求,大大提升效率,释放劳力并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确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福音。联盟会员们和莫纳生物创始团队探讨国产品牌发力的方向建议,同时结合自己所在的企业畅谈合作机会及订购意向。之后在莫纳生物的统一安排下,乘大巴车抵达苏州工业园区。

  二、 苏州工厂参观交流

  一下大巴车,满是金秋桂花香。在莫纳生物的员工餐厅享用午餐后,副总裁聂尚海博士带领联盟会员参观了仪器研发生产工厂,介绍了最新推出的各类产品模型及设计、组装、测试、生产环节。莫纳生物处处体现精益求精的产品研发以及高标准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例如最常用的磁力架能不断优化材料并集成功能,恒温冰盒的用途更符合实际需求,免疫印迹中封闭和抗体识别过程实现自动化等,同时严格进行仪器老化、温度及湿度测试等,明确产品的有效使用寿命以及工作环境。


4.jpg


  联会员对莫纳生物的小型离心机及诸多新颖的耗材也非常感兴趣,在展台上进行了自由问询及试用。颜色多样外形小巧的开盖器引起了会员们的关注与好评,开盖器轻便高效,可适用于1.5ml以及0.5ml等EP管,巧妙解决了大批量反复手动开关EP管导致手指磨痛的问题。低速离心机加入了静音设计,关闭即可旋转,简洁无需按钮。此外数十种内切酶采用通用buffer,仅需酶切10-25分钟,配套DNA连接及纯化试剂。


5.jpg


  回到会议室后,莫纳生物研发院院长许恒皓博士分享了产品线布局及践行理念:至简,致真,探索无限,即实现实验过程的便捷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高重复性,用创意为生命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力的产品与服务支持。国产限制性内切酶是44年来的遗憾,需要攻克细胞毒性蛋白表达、无标签表达纯化、技术细节不透明、粘性末端不稳定等难点,莫纳生物迎难而上,取得阶段性进展。此外最新研发的逆转录酶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能在65℃下5min逆转录16kb,远高于42℃扩增30min的二代产品,在高温下充分打开RNA结构,实现高效高特异性逆转录。


6.jpg


  莫纳生物董事长燕东平,研发院院长许恒皓,武汉分公司总经理高嵩,连云港分公司总经理张坤晓以及市场部邓锐与联盟会员进行了热烈交流。联盟会员期待莫纳生物未来在工具酶定向改造、移液枪、预制胶、培养基等产品上同样做更多拓展和突破,对于生命科学工具在食品检测、基因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对转基因等展开了学术交流。最后在阳澄湖畔品大闸蟹,共叙校友之情。